《非暴力沟通》 读记

生活永远等待人们以一己之身去领略生命的美和神奇。


读因

无论工作与生活,沟通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但是,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信息越来越多,导致沟通困难,进而引发各种矛盾发生,导致各种“暴力”,影响身心健康。

希望通过这本书,更了解沟通这件事,从而使得生活工作更加顺利。

如同本文所言:

  • 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贪婪、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来主导生活。



读感

我主要学习到两点:

  • 说: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将自己的请求直接了当的说出来,不要让人揣测,不要让人误解。
  • 听:关切的倾听别人的感受,读取到他人的请求

可以先按照下面的套路去实践,千万不要反感套路,学习很多东西,都是要先学习套路,然后慢慢大成,发展为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但也不要过于遵循套路,可以因为根据套路的实践有效果而开心,但不要骄傲自满。

不要忘记我们的目的: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贪婪、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来主导生活。

非暴力沟通模式(套路)

  1. 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

    1. 观察

      我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我的福祉的具体行为

      当我(看、听、想到我看到的/听到的)……

    2. 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我有什么样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

      我感到……

    3. 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我那样的感受

      因为我需要/看重……

    4. 请求

      清楚地请求(而非命令)那些能丰富我生命的具体行为

      你是否愿意……

  2. 关切的倾听他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

    1. 观察

      你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你的福祉的具体行为

      当你(看、听、想到你看到的/听到的)……

    2. 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是情感而非思想)

      你感到…..吗?

    3. 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你那样的感受

      因为你需要/看重……

    4. 请求

      关切地倾听那些能丰富你生命的具体请求,而不解读为命令

      所以,你想……



读记

译序 & 前言

我很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更多的人安静下来。使用暴力的人其实是因为他们的内心的宁静遭到了破坏,所以他们才会用暴力的方式维护或寻求心灵的和平。

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人性是相通的——虽然每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或许不同,但作为人却有共同的感受和需要。

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贪婪、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来主导生活。人们常说: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为了生存,我们必须不择手段。这个观点,请恕我无法统一。


让爱融入生活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非暴力沟通的基础是一些沟通方式——即使在逆境中,它们也能使人乐于互助。它的目的正是提醒我们借助已有的知识,让爱融入生活。

非暴力沟通知道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

运用非暴力沟通聆听彼此心灵深处的需要,我们将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际关系。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

  1. 观察
  2. 感受
  3. 需要
  4. 请求

非暴力沟通的过程:

  • 什么是我的观察
  • 我的感受如何
  • 哪些需要(或价值、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
  • 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

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它鼓励倾听,培育尊重与爱,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


是什么蒙蔽了爱

道德评判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或邪恶的。

对他人的评价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

分类和评判提倡的是暴力。

暴力的根源来源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至少大部分暴力的根源都是如此。

比较也是一种评判。

我们可以用负责任的语言代替回避责任的语言。

我们无法强迫他人按我们的期待生活。

认为“某人应当受到惩罚”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人们越是习惯于评定是非,他们也就越倾向于追随权威,来获得正确和错误的标准。一旦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不再是好奴隶和好属下。

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可是,异化的沟通方式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道德评判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将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人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进行比较也是一种评判,它会懵逼对人对己的爱意。异化的沟通方式还淡化了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责任意识。此外,强人所难也会造成心灵的隔阂。


区分观察和评论

不区分观察和评论,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

不带评论的观察室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景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


面具

总是一副面具

由纤细白皙的手举着

挡在脸前

拿轻轻举着面具的手腕

十分灵巧

虽然有时

有点颤抖

指尖抖动

但总是

能把面具举好。

年复一年我不禁好奇

但不敢问

终于

无意中

看到了面具的背后

什么也没有

她没有脸

她已成了

优雅地

举着面具的手


体会和表达感受

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

区分感受和自我评价。

区分感受和判断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通过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表达感受,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在表达感受时,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此外,非暴力沟通还对表达具体感受的词语与陈述想法、评论以及观点的词语做了区分。


感受的根源

别人的行为可能会刺激我们,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

听到不中听的话的四种选择:

  1. 责备自己
  2. 指责他人
  3. 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4. 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非暴力沟通把需要看作是有助于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而不是某种具体的行为。一种要素是否被当做需要,关键在于它能否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情感的奴隶

    在这个阶段,我们相信自己需要为他人负责——让他人快乐是我们的义务。如果别人不高兴,我们就会感到不安,觉得自己有责任做点什么。此时,我们特别容易把亲人看作是负担。

    我们认为自己又义务使他人快乐。

  2. 第二阶段:面目可憎

    在这个阶段,我们发现,为他人的情绪负责,牺牲自己迎合他人,代价实在很大。想到日子过得这么憋屈,我们可能会很恼怒。此时,如果遭遇他人的痛苦,我们可能就会无动于衷:“这是你自己的问题!和我有什么关系?!”虽然不再愿意为他人负责,但我们还心存疑虑。因此,我们的态度也就显得生硬。

    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3. 第三阶段:生活的主人

    在这个阶段,我们乐于互助。我们帮助他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或惭愧。那是自由而快乐的行为。此时,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对他人负责。我们还发现,人与人相互依存,损人无法真正利己。非暴力沟通正是想帮助我们既表达自己,又关心他人。

    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与此同时,我们还认识到,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请求帮助

如果我只是提醒自己要避免什么,而不清楚自己可以做什么,会有怎样的后果。

我们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如果我们的意思含糊不清,别人就难以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抽象的语言无助于深化自我认识。在使用抽象的而语言表达愿望时,我们一般不会提及我们可以做的事情。

当对方给予反馈,表达我们的感激。如果对方不愿反馈,倾听他的感受和需要。

如何区分命令和请求: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如果我们只是想改变别人,以使他们的行动符合我们的利益,那么非暴力沟通并不是适当的工具。非暴力沟通是用来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使用非暴力沟通时,我们希望人们的改变和行动是出于对生命的爱。一旦人们相信我们看重彼此的感情,并能兼顾双方的需要,那么,他们也就会相信我们所表达的愿望时请求而非命令。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相反,非暴力沟通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用全身心倾听

分析妨碍了倾听

不论别人说什么,我们只听到他们此时此刻的 观察、感受、需要 和 请求。

询问前,先表达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有时,我们认为自己收到了指责,实际上,那些话是他人表达需要和请求的方式。如果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认为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伤害。反之,如果一心分析自己或对方的过错,我们就会认为自己被贬低了。

当对方得到充分的倾听:我们将会体会到气氛变得轻松;他会停止谈话。

你越是留意自己内心的声音,就越能听到别人的声音。

当我们痛苦得无法倾听他人时,我们需要:

  1. 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2. 大声地提出请求
  3. 换一个环境

当他人遭遇不幸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心全意地体会对方。倾听他人有助于对他人的理解和接纳。


倾听的力量

我们越是倾听他人的语言背后的感受和需要,就越不怕与他们坦诚地沟通。我们最不愿意示弱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担心失去控制想显得强硬的时候。

在一个生气的人面前,需要倾听,永远不要用‘不过’ ‘可是’ ‘但是’ 之类的词语。

倾听亲人也许极为困难。

当别人说“不”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认为他们是在拒绝我们。有时,我们甚至还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然而,如果我们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们也许就会发现是什么使他们无法答应我们的请求。

说的人更希望对方打断,而不是假装在听。

倾听有赖于我们体会他人的能力。

倾听是我们用于面对自己的弱点。它还可以帮助我们预防潜在的暴力,使谈话生动有趣,并了解“不!”和沉默所反映的感受和需要。一次又一次,我见证了,倾听帮助人们治愈心灵的创伤。


爱自己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是培养对自己的爱。

我们的改变是出于对生命的爱,而不是出于羞愧或内疚这些具有负面影响的心理。

自责是尚未满足的需要的可悲表达。

非暴力沟通的忧伤:当我们的行为无法满足自身的需要,我们体会着人生的悲哀和内心的渴望。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直面人生的苦难:在遇到挫折时,充分体会人生的悲哀和内心的渴望。是的,感到遗憾是难免的。但它能帮助我们从经历中学习,而无需责备自己。我们意识到过去的行为违背了自己的需要及价值观,并允许这种觉察引发的情感充分流淌。一旦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我们就会考虑如何满足它。反之,如果用咳咳的语言指责自己,我们不仅难以找到解决的办法,而且容易陷于自我惩罚的痛苦中。

非暴力沟通的自我宽恕:感到遗憾时,我们试图了解过去的行为所要满足的需要。

人的行为总是服务于自身的需要及价值观——不论它是否能够实现目的,也不论我们事后是感到庆幸还是遗憾。

爱惜自己的关键之一是同时包容那两个不同的“我”:一方面包容对过去的某种行为感到后悔的“我”,另一方面包容采取那种行为的“我”。非暴力沟通的忧伤及自我宽恕为个人的学习和成长创造了条件。只要对自己的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我们就能建设性地满足它们。

当我们拥抱自己的各个方面,并理解它们所反映的需要及价值观,我们活在对自己深深的爱中。

让我们的行动基于对生命的爱,而非恐惧、内疚、羞愧或义务。

不论你选择做什么,了解自己为什么要那样做。

为了钱、他人的赞同,以及出于恐惧、羞愧或内疚的心理,你做了哪些事情?想一想你为这些事情付出的代价。

最危险的行为也许是“因为别人的要求”我们不得不做。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在于培育对自己的爱。当我们的表现不完美时,我们可以通过体会忧伤和自我宽恕,来看清个人成长的方向,以及避免自我惩罚。评价自己的行为时,我们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这样,我们就不再依赖羞愧、内疚、恼怒或沮丧的心理来寻求改变,而让爱主导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主动根据需要和价值观来选择生活。我们的行为不再是为了履行职责、获得回报、逃避惩罚或避免感到内疚和羞愧。通过深入理解我们的行为的动机,并用“选择做”来取代“不得不”,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和谐并充满欢乐。


充分表达愤怒

非暴力沟通不主张忽视或压抑愤怒,它认为,通过深入地了解愤怒,我们可以充分表达内心的渴望。

生气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想法——对他人的评判和指责。

希望他人因为内疚发生改变,就是将刺激和原因混为一谈。

愤怒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它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

愤怒驱使我们去惩罚他人。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愤怒就转变为服务需要的情感。

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想起那四种选择:

  1. 责备自己
  2. 指责他人
  3. 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4. 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表达愤怒的步骤:

  1. 停下来,呼吸
  2. 留意我们的指责
  3. 体会我们的需要
  4. 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求

越是能够倾听他人,也越有机会被倾听。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在表达自己之前,我们需要先倾听他人。如果对方还处于某种情绪中,他们就很难静下心来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一旦我们用心倾听他们,并表达我们的理解,在得到倾听和理解之后,他们一般也就会开始留意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一旦意识到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会发现彼此相同的人性。

留意头脑中出现的暴力想法,而不评判它们。

只要人们认为自己受到了指责,他们就很难体会到别人的痛苦。

练习把每一个指责都转化为尚未满足的需要。

在生气时,批评和指责他人都无法真正传达我们的心声。如果想充分表达愤怒,我们就不能归咎于他人,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与批评和指责他人相比,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更又可能使我们的愿望得到满足。

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

  1. 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
  2. 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
  3. 体会自己的需要
  4. 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

有时,在第三步和第四步之间,我们需要先倾听他人。在得到倾听和理解之后,他们也就可以静下心来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

使用防卫性的强制力,是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而不是为了惩罚、羞辱或谴责他人。

在使用防卫性强制力时,我们把注意里放在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上,而不评价对方及其行为。

当我们为了回避惩罚去做事情时,我们可能会忽视事情本身的价值,而陷于对失败的忧虑。

惩罚的局限性:我希望它基于怎样的原因去做我想要他做的事情?

在有些情形中,我们没有机会和他人交流,这时,我们也许需要使用强制力来保护自己和他人。我们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伤害,而不是为了惩罚他人。如果我们威胁他人或实施惩罚,人们常常会产生敌意和抵触心理。这样,彼此的关系将会疏远。同时,惩罚还可能使人忽视事情本身的意义,而把注意力放在不服从的后果上。如果我们试图通过惩罚来使人们认识自己的需要,那么,我们很可能适得其反。


重获生活的热情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倾听和表达自己的需要并不容易。一般来说,我们的文化倾向于把个人需要看作是消极的、具有破坏性的。如果一个人公开表达自己的需要,就很可能被看作是自私的。

专注于我们想要做的,而不是追究错在哪里。

如果以苛刻的态度对人对己,我们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通过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不再试图分析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毛病,而是用心去了解我们的需要,这样,我们的内心就会逐渐变得平和。

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可以释放压力。

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也可以释放压力。

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怨天尤人。然而,如果我们以苛刻的态度对人对己,我们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通过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不再试图分析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毛病,而是用心去了解我们的需要,这样,我们的内心将逐渐变得平和。一旦我们发现自己心底深处的愿望,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我们将会重获生活的热情。


表达感激

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表达感激时,我们只是为了庆祝他人的行为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而不是想得到任何回报。

用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三个部分:

  1. 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2. 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
  3. 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在赞扬他人时,我们很少揭示内心活动,而把自己放在了裁判的位置。赞扬也常常被人用来实现个人目的。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充分表达感激。在表达感激时,我们说出:

  1. 对我们有益的行为
  2. 我们的那些需要得到了满足
  3. 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

当别人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对我们的感激时,我们可以与对方一起庆祝生命的美 —— 既不自大,也不假谦虚。




  • 扩展阅读:
    • TED 《如何缓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