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陷阱》读记

我们很乐于去做那些我们擅长的事,于是就会一直去做,最终就使得我们会一直擅长那些事。做得越多,就越擅长,越擅长就越愿意去做。这样的一个循环能让我们在这方面获得更多的经验。而它就像是毒品一样,我们被它深深吸引,因此我们的快乐和自信都来源于它。它还会让我们产生误区,让我们相信我们擅长的事就是最有价值的且重要的事,所以值得我们花时间去做。


读因

为什么读这本书呢?

广义上来说,是看了榜单前列的书籍推荐,没错,就是那种 “2019最畅销的书” 那种榜单。

然后,看到简介:

  • 我们很乐于去做那些我们擅长的事,于是就会一直去做,最终就使得我们会一直擅长那些事。做得越多,就越擅长,越擅长就越愿意去做。这样的一个循环能让我们在这方面获得更多的经验,但却容易陷入能力陷阱,在其他方面无法突破。每个人都要特别警惕这种能力陷阱,避免把大量时间花在日常琐事上。如果你想要的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就要从日常琐事中解脱出来,转变到进行更多策略性思考、在日常工作外建立人际关系网络、提升影响力等能够给你持续带来价值的工作上,这样你才能在各领域获得更好的发展。 (《能力陷阱》——埃米尼亚·伊贝拉)

以前得到的都是那种:做自己擅长的事,扬长避短的观念。

这本书是提倡,在某方面达到一定阶段后,就可以换个方向继续探索,而不是继续在此钻研,去寻求能带来价值的工作上。

对于对传统秉承的观念看法提出异议的内容,我向来还是比较关注的,时代在变化,很多东西会随着时代变迁而过时,有些会留下来;但并不代表那些是真理,不会过时,除非是那种模棱两可的话术。

我关注这些异议的内容,关注它的针对的观点,关注它反对的内容,关注它适用的场景;就如同看一场辩论会,不可这可不是辩论,是一个新兴观点对传统观点的驳击。

但是也能通过这种特殊的辩论,更清晰的理清双方的观点,适用性,从而去吸收两者的优质内容。



读感

这本书,我整体感悟,分为两部分。

避免能力陷阱

为什么会出现能力陷阱呢?

因为大家都喜欢做自己所擅长的事,去做擅长的事,在做的时候有把握,做完后有更大概率获得成功,继而得到成就感。这是一个非常圆满的闭环鼓励机制,像一个永动机一样推动着去做擅长的事情。

老话说,扬长避短,不就应该就发扬自己长处,避开自己的短处吗?这个观点,是要我们避短克长?

我的理解是,首先,避短,不代表逃避,也有克服的含义,可以理解成直面自己的短处,去克服它;其次,在一个方向展现能力后,要换方向,换的那个方向不一定是“短”,也可能更“长”。

其实,归根结底,是因为时代的发展,对专才的重视度下降。

就如同书中的例子:

  • 尽管和之前相比,杰夫没有什么失误,但是他的老板现在希望能看到杰夫有更强的领导能力,而杰夫的表现并没有很出色,所以老板不确定他是否有能力担任更高的职位。 (《能力陷阱》)

因为杰夫在专业领域达到了一定成就,老板认可,于是提拔他;但是到下一个阶段,所看重的能力不仅仅是之前关注的部分,可能更关注领导力,但是杰夫可能没有意会到,依然注重原来的方向,甚至更加重视。

这个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生活中却常常出现。

很多开发者,因为业务能力出众,受到提拔,提高职级;但是,在受到提拔后,回报的方式只有更努力的去工作。但是,在职级变更后,所负责的内容,依旧是原来那些吗?每个职级对应的职责是不一样的,一般的项目组,会写明不同职级所对应的期望及工作内容,及下一个职级的期望及内容。

那么,为什么,很多开发者会选择更努力工作来回报呢?当然是因为——擅长。职级提升了,工作职责中需要统筹规划功能等,这多麻烦啊,还要去沟通,去争论,不如全给我,我自己一个人都做了,更能显示出自己的能力。在擅长的事情上更加精进,对于其他方面视若无睹。

但是,对于领导层看到这个情况,交给4个人,两个周的内容;最后是1个人3个周解决;的确这个人能力有目共睹,但是时间上延期了1个周,另外3个人的3个周工时白费。这是期望看到的结果吗?

所以,我认为的能力陷阱产生的原因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相较以往大工厂的战斗模式,小团队攻坚成为主流;因此专才的重要性降低,领导层更加重视下属多方面能力的均值;但是,大部分人更喜欢在自己所擅长的方向上拓展进步。

那,怎么解决呢?

想法 + 过程 + 你本人 = 成功的转变


先行动,后思考

以前一直灌输的思想是 三思而后行,但是面对的环境不同,采取不同的策略。

这里主要指的是要做出一个转变,面对未知的一个策略,就如同那句话:弄清楚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改变中最后一件要做的事情,而不是第一件。

这个也配合着书中提倡的策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先按照那个样子去做。然后,通过做的过程才能发现种种选择与挑战,进而反思整理,总结经验,按照自己的既定目标去选择。

如果我们不先迈出这一步,而是一直用以前的经验去想未知的探索,很难得到有用的信息。

多实践,多探索,多反思,总结经验,不断进步。

在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东西,最明显的就如同升职加薪。

在我之前的《聊聊自己》这篇文章中所说的,先做到自己期许的样子,先迈出这一步,而不是等到公司给你晋升再去做,给公司一个晋升你的理由。

如同那段话:

  • 优秀的人都是为自己打工,和公司一起成长,相互借力,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无论公司怎么发展,个人能力最终是沉淀到了自己的身上,这远比你浪费时间和摸鱼更好。 (卖桃者说 - 人生一大误区:做到80%就已经不错了)



片段

我们很乐于去做那些我们擅长的事,于是就会一直去做,最终就使得我们会一直擅长那些事。做得越多,就越擅长,越擅长就越愿意去做。这样的一个循环能让我们在这方面获得更多的经验。而它就像是毒品一样,我们被它深深吸引,因此我们的快乐和自信都来源于它。它还会让我们产生误区,让我们相信我们擅长的事就是最有价值的且重要的事,所以值得我们花时间去做。 (能力陷阱)

“像水一样”,是指不要仅仅局限在一个形象里,要能适应新的环境,在新的环境里塑造一个新的自我形象(例如,把水倒进杯子里,它就是杯子的形状;把水倒进瓶子里,它就是瓶子的形状)。 (为什么人要像水一样)

弄清楚你想要的成为什么样的领导者是改变中最后一件需要做的事,而不是第一件。 ( 照食谱做菜并不能让你成为一个好厨师)

向前展望时你不能把点点滴滴的经历联系在一起,只有在向后回顾时才能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过去的经历有用吗)

以下是我所摘录的他所得到的几点发现:· 没有什么是原创的 · 你只可能做的与你身边的事(或人)一样好 · 不要等到你完全认识了自己才开始做事 · 模仿你的榜样 (扩展你的自我概念)

你应该从哪儿开始做起呢?本书的核心观点是,成为一名优秀领导者的唯一办法就是要先表现的像一个领导者。行动,即改变你的做事方法,重建并利用你的人际关系网络以及改变展现自己的方式,能够提升你的外在表现力,刷新你对领导力的理解,还能改变促使你继续前进的动力。 (总结行动起来!)

从发现转变时机到转变能为你带来越来越多的好处之间是一个持续增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你想象中那样径直地发展。所有的逻辑理论都告诉我们,转变过程很少会出现你所期望的持续向前进步,甚至可能不显露出有所进步,总是在不断地向前又后退,但是如果有一天,你在这条路上学到了足够多的东西,前进的势头就会一直保持下去。 (过程和结果,哪个重要)